央廣網婁底10月28日消息(記者 張志誠) 又是新的一天。還有幾分鐘響起晨練警鈴,黃丹青對著鏡子敬了個軍禮。這是他在部隊養成的習慣。
鏡子里的影像,早已從“橄欖綠”換成了“火焰藍”,可在他心中,消防戰士的職責使命一天都沒有改變過。他身著軍裝是一名戰士,換上“火焰藍”還是一名“戰士”。一名逆火而行,朝著火場沖鋒陷陣的“戰士”。從他擔任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、政治教導員那天開始,他不只是一名普通“戰士”,而是肩負帶領幾十名消防指戰員無畏前行、擔當使命的領頭人。
到婁底任職后,黃丹青第一時間去了湘中境內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、開國上將李聚奎故居、紅軍虎將賀國中故居瞻仰學習。
自此,長征精神植根黃丹青心田,鼓舞他前行。
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
擔任婁星區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、政治教導員之前,黃丹青是武警湖南省消防總隊政治部中校參謀。那是2017年12月。
從省城機關到基層大隊,從中校參謀到大隊主官,這個角色轉換跨度大。黃丹青激情滿懷,也有些忐忑不安。作為政治主官、黨委“班長”,如何帶領大隊黨委行穩致遠,在新起點實現新跨越?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責任。
黃丹青在火災現場指揮滅火救援。 央廣網發 婁星區消防救援大隊供圖
婁底市地處湖南中部,紅軍長征途經此地,留下了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,也是開國上將老紅軍李聚奎的故鄉。李聚奎是紅一軍團猛將,長征途中因指揮所部搶渡烏江,強渡大渡河,名震全軍。紅軍虎將賀國中故居也位于婁底。賀國中是紅五軍軍委委員,第四縱隊司令員,犧牲時年僅25歲。
黃丹青說,作為政治教導員,在紅色資源中汲取養分是他的本能。他瞻仰革命先烈故居,學習他們的英勇事跡,感悟到了紅軍將士之所以英勇無畏,長征之所以取得輝煌勝利,源自紅軍將士心中堅定的理想信念,心甘情愿拋頭顱、灑熱血。
黃丹青在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宣講長征精神。 央廣網發 婁星區消防救援大隊供圖
思想政治工作看似無形,實則有形。與火場中沖鋒陷陣,勇敢面對危險甚至死亡的血性相比,思想政治工作講究的是春風化雨、潤物無聲,將歷史與現實結合,讓現實與未來對接。紅軍長征精神無疑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營養劑。
黃丹青說,他遇到的第一個考驗來自消防部隊改革。
2018年10月,根據中央部署安排,武警消防部隊改革轉隸地方,消防救援隊伍的體制機制發生了改變。消防指戰員對那身橄欖綠的軍裝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,換下警服從此不再擁有軍人身份,一些指戰員情感上一時不能接受,思想上一時轉不過來,有些波動。
而黃丹青自己必須先轉變思想觀念。
那段時間,他多次去轄區的紅軍虎將賀國中故居,從革命前輩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怕犧牲,聯想到許多開國功臣將士,面對革命取得勝利后黨的工作需要,服從組織安排,脫下軍裝奔赴黨和國家需要的地方和崗位,干出了另一番卓越成績。
“今天是昨天的果,也是明天的因。沒有革命先輩的流血犧牲,沒有他們的無私奉獻,就不會有今天繁榮昌盛的幸福生活?!秉S丹青說。
在反復學習和認真思考后,他豁然開朗,帶領大隊指戰員代表重走長征路,到老紅軍李聚奎、賀國中故居現場講黨史,到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講理想、樹信心、明使命,通過促膝談心、給家屬寄發慰問信、開設思想小課堂等形式,組織座談會分析消防救援事業未來發展趨勢,闡述黨中央、國務院對應急救援工作的高度重視,改革轉制后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,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、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,肩負著黨和人民的厚望與重托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婁星區消防救援大隊在改革轉制前后,消防工作和隊伍管理都保持了高度安全穩定,創造了不俗業績,黃丹青被評為“全國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制教育整訓工作先進個人”。今年5月,婁星區消防救援大隊獲評“第18屆湖南青年五四獎章集體”,是湖南省消防救援隊伍唯一獲得表彰的單位。
表彰現場合影。 央廣網發 婁星區消防救援大隊供圖
身先士卒 逆火而行
9月21日,中秋節,黃丹青在大隊值守。
這個萬家團圓的傳統佳節,婁底大街小巷華燈璀璨,一派祥和。對守護在婁底市中心城區唯一的基層滅火救援力量——婁星區消防救援大隊的指戰員來說,老百姓過節,消防人過關。每逢佳節,他們精神更緊張、要求更嚴格,枕戈待旦,一絲不茍,24小時在崗在位,時刻保持戰備狀態。
大隊營區秩序井然。
采訪期間,記者每天早晨8點趕到大隊營區,晚上10點離開。原以為可以現場采訪到一些滅火救援行動,但第一次聽到警鈴聲,還沒反應過來,消防車已經鳴著警笛呼嘯而去。
中秋節3天,婁星區消防救援大隊接警出動5起,其中火災2起,搶險救援3起,出動車輛10臺次,出動人員68人次。而節前一周,該大隊接警出動40起,其中火災19起,搶險救援21起,出動車輛73臺次,出動指戰員496人次,營救被困人員8人,搶救和挽回財產價值125萬余元。
黃丹青說,從數據來看,相比平時繁重的滅火救援任務,這個中秋節算是平安祥和的。
9月24日,黃丹青在火災現場指揮滅火救援。(婁星區消防救援大隊供圖)
消防隊伍作為同老百姓貼得最近、聯系最緊的隊伍,有警必出,聞警即動,哪里有險情,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。
消防救援工作顯著的特點是突發性,而作為消防救援大隊主官,政治教導員除了擔負好思想政治工作主責外,與大隊長分開值班是一種常態。值班期間接到重大火警等險情,大隊值班主官往往身先士卒。黃丹青值班的9月24日18時41分,婁星區一小區起火,根據火災情況,他調動5臺水罐消防車30名指戰員進行撲救,第一時間趕赴火災現場指揮救援。
今年6月25日4時6分,婁底市博弈新能源公司大空間、大跨度廠房發生火災。發生火災的地點是一個生產鍋爐燃料的車間,烈火肆虐,濃煙滾滾,臨近十幾米都灼燒得皮膚生疼。正在值班的黃丹青帶領8臺消防車51名指戰員立即趕赴現場撲救。面對熊熊大火,婁底市消防救援支隊也緊急調派4臺消防車17名指戰員,以及5臺市政灑水車趕赴現場增援。
經過3多個小時滅火救援,成功將火龍降服,且未造成人員傷亡,最大限度減少了企業損失,保護了附近居民生命財產安全。
黃丹青一直在火災現場一線指揮。
黃丹青帶領大隊消防宣傳服務隊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講。(婁星區消防救援大隊供圖)
“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、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,激勵人、鼓舞人,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?!秉S丹青說,“身先士卒是消防部隊的優良傳統。消防救援隊員的職責使命就是逆火而行,保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。作為政治教導員,每當發生火災等重大險情,我首先是一名消防救援隊員、一名現場指揮員?!?/p>
心中有信仰,腳下有力量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。
黃丹青說,對黨忠誠是消防救援隊伍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,更是永恒不變的政治靈魂。擔任政治教導員以來,他傳承“對黨忠誠、竭誠為民”的長征精神,堅持用紅色基因引領和激勵隊伍,帶領大隊消防指戰員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,出色完成一場場滅火救援、一次次監督執法,譜寫青春追夢的時代故事。